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上半年龍巖樓市與去年同期比銷售指標下滑明顯。據統計,1~5月份全市銷售商品房105.4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24.1%,銷售金額80.11億元,同比下降22.9%。其中中心城市銷售商品房51.89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32.1%,銷售金額47.7億元,同比下降29.8%。但3月份后,無論是全市還是中心城市,商品房銷售的主要指標逐月改善,5月當月不僅各項指標由負轉正,而且均明顯現大幅回升態勢。統計顯示,2020年3、4、5月,全市各月銷售商品房面積分別是18.64萬平方米、24.86萬平方米和34.8萬平方米,比增分別是-32.12%、-18.78%和32.31%。中心城市的銷售形勢與全市情況大體相當。統計顯示,3、4、5月份中心城市各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是9.62萬平方米、15.74萬平方米和20.34萬平方米,比增分別是-34.91%、-24.9%和12.84%。
上述數據表明,2020年3月份后,龍巖樓市運行有兩個明顯特點,一是銷售面積和銷售增幅逐月增加;二是5月份是增幅由負轉正的拐點,而且顯現較大幅度的增加,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:
一是疫情期間,積壓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。一季度,由于各房企售樓部都關門,新盤只能在線上看房,許多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人群都推遲入市。3月下旬后,這些人群相繼出手;二是4月份后陸續開盤的新盤所處地段優勢明顯,城發匯金·望郡、融創·玖峯臺、水晶瀾庭等都處在龍騰中路、龍津湖畔優質地帶上,且是就讀教科院、一中分校的學區房,自然購房者趨之若鶩;三是為抗擊疫情,中央和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金融和稅收、社保等優惠政策,使得開發企業經營條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,緩解了資金壓力,加快復工復產和施工進度,保障了供給側的有效需求;四是中央和各級政府為支持自住性、改善性需求,出臺了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,龍巖房價相對穩定,1~5月份全市和中心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分別為8062元/平方米和9959元/平方米,與去年底均價大體相當。
但值得指出的是與住宅相比,商業地產和辦公用房庫存仍高企,去化較慢。據統計,截止5月底,全市庫存商業用房93.01萬平方米,去化周期51.96個月(按2017~2019月均銷售面積計算庫存去化周期,下同),庫存辦公用房17.97萬平方米,去化周期51.34個月。中心城市更甚,庫存商業用房46.7萬平方米,去化周期70.76個月,庫存辦公用房15.79萬平方米,去化周期52.6個月。此現象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開發企業的高度重視,在抓好住宅地產復工復產和銷售的同時,采取有力措施,推進商業地產和辦公用房去庫存。
|